上仪阻旋式液位计


 一、阻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 阻旋式液位计的核心部件为永磁电机驱动的旋转叶片,通过叶片与物料的机械接触实现物位检测。当物料上升至叶片位置时,旋转阻力触发传动轴位移,带动接线盒内的检测装置输出开关信号,并切断电机电源。这一机电位控原理依赖于固体物料对叶片的物理阻挡,其测量精度受叶片转速(通常为1.8转/分)、介质密度(0.2g/cm³)及扭力(0.5~1.0kg·cm)等参数直接影响。  二、阻



产品手册下载 说明书下载 单位换算

24小时咨询热线

021-50891000

产品详情

上仪阻旋式液位计

  一、阻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

  阻旋式液位计的核心部件为永磁电机驱动的旋转叶片,通过叶片与物料的机械接触实现物位检测。当物料上升至叶片位置时,旋转阻力触发传动轴位移,带动接线盒内的检测装置输出开关信号,并切断电机电源。这一机电位控原理依赖于固体物料对叶片的物理阻挡,其测量精度受叶片转速(通常为1.8转/分)、介质密度(≥0.2g/cm³)及扭力(0.5~1.0kg·cm)等参数直接影响。

  二、阻旋式液位计的应用局限

  1. 液体介质适应性缺陷

  液体流动的阻力特性与固体物料存在本质差异。在常规工况下,液体对叶片的阻力远低于固体物料,无法触发阻旋式液位计的开关信号。例如,饲料、二氧化硅等固体物料可通过叶片受阻实现料位监测,但水、油等液体介质因阻力不足导致设备失效。

  2. 工业应用场景限制

  尽管阻旋式液位计在粮食储存、建材加工等***域可有效监测粉状、颗粒状物料,但在化工、石油等行业的液位控制中存在显著风险。例如,储罐、反应器等设备的液位监测若采用阻旋式液位计,可能因液体特性导致误报或漏报,威胁生产安全。

  三、阻旋式液位计的选型要点

  1. 介质特性匹配

  密度:介质密度越大,叶片尺寸需相应减小。例如,二氧化硅(密度2.65g/cm³)与木屑(密度0.3~0.5g/cm³)需采用不同规格叶片。

  流动性:流动性差的物料(如湿黏土)需采用侧壁安装方式,流动性强的物料(如干粉)则需顶置安装。

  湿度与温度:高温型产品(≤200℃)适用于烘干窑等场景,普通型产品(≤60℃)则用于常温环境。

  2. 安装环境要求

  防护等级:粮食仓储需防尘设计,化工行业需耐腐蚀材料。

  安装位置:应避开入料口,颗粒直径大于15mm的物料需加装探头护盖。

  电气安全:电源需符合220VAC/110VAC/24VDC标准,接点容量需满足AC 250V/5A SPDT要求。

  3. 特殊工况适配

  高温环境:探头温度超过120℃时,需缩短压电元件检查周期。

  长距离测量:测量深度大于1米时需选用加长软轴,小于1米时可选硬质加长轴。

  特殊介质:检测木质纤维等轻质介质时,需采用特制叶片。

  四、替代方案与技术发展

  针对液体介质的液位监测,行业普遍采用液位开关、浮球开关等接触式传感器,或电容液位计、雷达液位计等非接触式传感器。例如,WIKA LGG型玻璃液位计通过无辅助电源的连续液位指示,适用于化学工业、石化工业等场景。阻旋式液位计的技术发展则聚焦于高温防护、防尘设计及离散型物料监测,例如物位帝WTLRS-30ASB型产品通过油封设计与离合器装置提升可靠性。

  五、结论

  阻旋式液位计在固体物料监测***域具有显著优势,但其机电位控原理与液体介质特性不匹配,导致在液位控制场景中存在根本性缺陷。行业用户需根据介质类型、工况条件及测量需求,合理选择液位监测技术,避免因设备误用引发的生产风险。


标签: